【2010逐梦世博·快报】热心企业帮“甘肃之花”圆梦
世博会残疾人志愿者胡雯事迹引起读者共鸣

胡雯﹙右﹚和搭档为游客作介绍。

本报昨日刊发胡雯感人事迹的报道。
天水残疾女孩胡雯省吃俭用、只身赴沪,以非凡的意志成为世博会上一名优秀残疾人志愿者的感人经历经本报刊发后,在读者中产生了巨大反响。5月4日稿件刊发当天,就有不少读者拨打本报热线96555,通过本报向胡雯转达了他们的祝福。未来四方集团还特别与本报特派上海世博会报道组取得联系,决定为胡雯提供6000元资助,让她能够在上海生活得好一些,并助她圆了接姥爷、姥姥看世博会的梦。
感人事迹牵动家乡父老
5月4日,本报A04版刊发了题为《甘肃女孩追梦“生命阳光”》的报道。文中的主人公名叫胡雯,我省天水市秦州区人,是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12名残疾人志愿者中唯一一名上海以外地区的残疾人志愿者。
作为一名残疾人志愿者,胡雯在上海世博会上的突出表现,不仅赢得赞誉,同时,让更多的人从这个举世瞩目的盛会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残疾人的关爱和理解。
胡雯的事迹经本报报道后,未来四方集团第一时间与本报特派上海世博会报道组取得了联系,该集团董事长瞿金叶在电话中告诉记者,集团的员工们了解了胡雯的情况后,纷纷表示愿意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胡雯在上海生活得好一些,照顾好自己。最终,未来四方集团的员工们共为胡雯捐助了3000元。这意味着胡雯在上海世博会期间平均每月能有500元的生活补助。
“未来四方”助她圆梦
在胡雯23岁的人生中,有一个人对她十分重要,那就是她的姥爷。姥爷曾告诉她,“人要残而不废”。这句话激励着胡雯一路走来。胡雯和姥爷、姥姥的感情很好。她说:“没有他们的支持,我就不可能走到今天。”因此,胡雯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两位70多岁的老人来趟上海,看看世博会。
当瞿金叶与记者通话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即决定,以公司的名义为胡雯再资助3000元,让胡雯能够接姥爷、姥姥看看世博会。“又坚强又有感情,这样的孩子多好,我们来帮她圆这个梦!”瞿金叶认为,胡雯代表着甘肃残疾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她乐于奉献、坚忍的性格值得每一个人学习,称得上是世博会上盛开的一朵“甘肃之花”。
“甘肃之花”感谢热心人士
5月4日,由于换休,胡雯没在世博园工作。当记者第一时间把家乡人民对她的关心和未来四方集团决定对其进行资助的消息告诉胡雯时,能够听出,电话那端的胡雯既兴奋又感动,不停地说着十分感谢大家,言语几近哽噎。
她说,没想到会有这么多并不相识的人大力支持她,关心她。“我只是在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感谢大家对我的爱护和支持。”
胡雯希望通过本报向未来四方集团和所有关心她的家乡父老问好。她说,作为甘肃人,能成为世博会一名志愿者,感到十分光荣,她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服务世博,让世界了解甘肃。“我最想给大家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努力,生命就有阳光。”文/图 本报上海特派记者 刘健 卢伟山
【2010逐梦世博·游园】取经世博 兰州或可有所心得 2010-05-05 | |
【2010逐梦世博·游园】世博会上的那些“诱惑” 2010-05-04 | |
【2010逐梦世博·专访】甘肃女孩追梦“生命阳光” 2010-05-04 | |
【2010逐梦世博·游园】东方之冠“热力”不减 2010-05-04 | |
【2010逐梦世博·开园】美轮美奂 甘肃馆游客如织 2010-05-02 | |
【2010逐梦世博·开园】先睹为快 国家馆引人入胜 2010-05-02 | |
【2010逐梦世博·开园】开园首日 20万游客“尝鲜” 2010-05-02 | |
【2010逐梦世博·开园】华美乐章 184天精彩绽放 2010-05-02 | |
2010逐梦世博·开幕盛况:昨夜,上海无眠(图) 2010-05-01 | |
2010逐梦世博·开幕盛况:黄浦江边 争睹焰火表演 2010-0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