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陇原:活跃在乡间的“背包银行”
玉门市信用社走村串户把支农贷款发放到农家

玉门农民办理贷款手续。本报通讯员 蔺晓燕 摄
玉门市信用社几十名佩戴工牌的信贷员,骑乘摩托车、带上鼓鼓囊囊的背包入户服务,把支农贷款发放到千家万户,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背包银行”。
摩托车响贵客来
早春,玉门市乡间小道处处弥漫着泥土的气息,生机盎然。
清晨,花海镇农民高俊荣家门前的榆树枝梢,喜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嘀嘀——”伴随着几声摩托车的喇叭声,玉门市花海镇信用社的信贷员陈兴春骑着他的“坐骑”,带着一只装得鼓鼓囊囊的大背包,给这个农家带来了福音。
今年春耕,高俊荣打算调整自家的种植结构,种植一些高效经济作物,需要贷款。他和家人忙得腾不开手,就给信用社打了个电话咨询。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才一天时间,信贷员陈兴春就带着贷款到了他家。不到10分钟的时间,手续办妥了,2万元的贷款递到高俊荣的手中,随同贷款递过来的还有今年农副产品行情预测信息。
玉门市柳河乡官庄子村的种植大户蔺振华今年计划投资9万元种植120亩甘草,同时为了方便生产他还想花6万元添置一辆大型农用拖拉机,但他手头的资金不够。柳河乡信用社的信贷员王金萍得知情况后,主动联系蔺振华,为他送去4万元贷款。“有了这4万元贷款,我再筹措一些,今年一定能有个好收成!”蔺振华高兴地说。
这,仅仅是玉门农村信用社“背包银行”支农惠农的一个缩影。
改变服务得双赢
去年年底,玉门市农村信用社开创了“背包银行”模式,信贷员一改往日坐班的工作模式,走出柜台入户服务。此后,在乡间小道和农家院甚至田间地头,时常可见信贷员忙忙碌碌穿梭的身影。
去年底至今年春,玉门市信用社对全市农户的资金需求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摸底,备足支农信贷资金2亿元,引导农户调整产业结构,扶持农村重点产业。全市18个农村信用社网点的43名信贷员纷纷背起挎包,从正月初八上班开始就踩着新春的鞭炮声走村入户,第一时间为广大农民和农村重点产业送去三春生产急需的资金。同时,玉门市信用社简化贷款程序,放宽审批权限,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充足的资金贷给农户。农户可凭贷款证这一“绿色通行证”到营业柜台直接办理贷款,也可通过电话,坐享“背包银行”上门服务。
据玉门市信用社负责人介绍,截至3月底,玉门市信用社已发放春耕生产贷款1.6亿元,涉及农户16940余户。
本报首席记者 董开炜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贷款 鞭炮
记录陇原:孔子像及四贤陪像落户白银 2011-04-18 | |
瓜州县城 沙尘遮天蔽日 2011-04-18 | |
记录陇原:武威一古遗址出土西夏石磙 2011-04-18 | |
记录陇原:今年拟建“四湖” 形似甘肃版图 2011-04-15 | |
记录陇原:白银国家矿山公园主题景区近期开建 2011-04-12 | |
记录陇原:大地湾遗址保护项目开始实施 2011-04-07 | |
记录陇原:秦安王家洼战国墓地入围 2011-03-31 | |
记录陇原:500人竞争20个“县官”职位 2011-03-31 | |
记录陇原:引洮河之水润泽会宁 2011-03-15 | |
记录陇原:高台湿地美 天鹅舞蹁跹 2011-0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