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BA黄河漂流赛:不要陶醉在成功的掌声中
在一片叫好的掌声中,2011中国MBA黄河(兰州)漂流赛8月6日圆满落幕。这是继国际马拉松赛和环青海湖自行车赛之后兰州举办的又一项重大赛事,这座山水之都的独特魅力、市民的热情也再一次传向全国乃至世界。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成功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尚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各有关部门切不可在叫好声和掌声中就此陶醉。大赛若要长期举办,逐步打出其影响力,兰州要走的路还很长。
无论是7月初举行的兰州国际马拉松赛,还是刚刚结束的中国MBA黄河漂流赛,除了政府的重视和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努力外,媒体所发挥的力量也功不可没。通过视频、广播、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介,一个全新的兰州形象被传遍全国。如同参加本届“黄漂”赛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队的队员袁航所形容的:“一向默默无闻的兰州这一次突然走向了前台,令许多人刮目相看!”
然而,一切并非十分完美。继“兰马”之后,媒体采访受阻的情形在“黄漂”中再次出现。用一位记者的话说:“政府想尽一切办法想宣传兰州、扩大兰州的对外影响,相关部门为了工作便利却拒绝记者靠近新闻源!”
8月6日上午8时40分,当数十名记者抵达银滩湿地公园,准备见证9时首批漂流队伍出发仪式时,却被安保人员挡在了公园大门之外,最终仅有十几名持A证的记者入内,但大部分持B证的记者转身离去。如果所有持证记者被允许入园,仅对登上起点码头的人员进行一定限制,宣传效果也许会更好。
上午9时整,一位记者准备在小西湖黄河大桥上捕捉MBA精英逐浪黄河的瞬间画面时,却被正在大桥上值勤的安保人员挡在了桥下。这位记者出示了宣传部门统一发放的记者证,却被告知没有接到上级通知,不得上桥。一起被挡住的还有一大批早早赶来为队员们呐喊助威的普通群众。如果协调工作到位,这位记者也许会令一幕精彩得以永恒。
上午9时20分,当大批记者来到中山桥上,准备拍摄队员冲刺终点的画面时,大桥人行道上却被拉上了一条长长的警戒线,使得绝大部分记者只能站在一米远的地方,将镜头对准大桥栏杆的间隙拍摄。如果……
记得新华社甘肃分社智库工作部在“兰马”结束后的传播效果评估报告中写道:“有媒体反映,‘在颁奖仪式上被现场工作人员阻止采访,保安的训斥声此起彼伏’。”
除了媒体采访遇到的问题外,另外一些大赛组织细节也同样不容忽视,例如:银滩湿地公园大门口的公厕内没有水,参赛队员如厕后大多捂鼻而出;漂流起点码头没有设立休息区,许多队员只能就地坐在草丛中休息、更衣;由于漂流艇故障,又没有备用艇可供使用,8月5日参加试漂的台湾大学等4支队伍不得不“拼舟”出发。
对于一个欲借助赛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城市来说,以上问题的出现,值得有关部门去思考和总结。
值得一提的是,兰州市的主要领导已经了解到部分问题。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当天在接受媒体集体采访时表示,兰州市将进一步完善大赛组织,总结问题,将“兰马”和“黄漂”办成国际知名的赛事。本报首席记者 刘健 记者 武永明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大门 报纸 成功 视频
中国MBA黄河漂流赛:黄漂赛三甲赛后畅言 2011-08-07 | |
中国MBA黄河漂流赛:我运动,我快乐!我参与,我精彩! 2011-08-07 | |
中国MBA黄河漂流赛:海峡两岸MBA精英昨金城舞桨 2011-08-07 | |
中国MBA黄河漂流赛:两漂流艇出现故障四参赛队“拼艇”试漂 2011-08-06 | |
中国MBA黄河漂流赛:“黄漂赛”医疗保障措施全部就位 2011-08-06 | |
中国MBA黄河漂流赛:拥抱母亲河 有一种亲切感 2011-08-06 | |
中国MBA黄河漂流赛:参赛女将“全副武装”防晒 2011-08-06 | |
中国MBA黄河漂流赛:36支参赛队昨成功“试漂” 2011-08-06 | |
中国MBA黄河漂流赛·前瞻:“黄漂赛”凸显MBA特色 2011-08-05 | |
中国MBA黄河漂流赛·前瞻:“黄漂赛”今日试漂四座大桥临时管制 2011-08-05 |